Page 33 - 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
P. 33
基预算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
设,强化支出标准约束作用。完善重大政策评估机制,加强财政承受
能力评估。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健全预算公开和监督制度,增强
财政透明度。研究同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围绕增加地方自主财
力,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深化地方附加税改革研究,加快推
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政
策,稳步推进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工作。深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提高市县财政保障能力。
(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始终把“三保”摆在财政工作优先位置,严格落实分级保障责任,
健全县级为主、市级帮扶(兜底)、省级兜底的责任体系。研究制定
“三保”清单,合理确定“三保”范围标准,确保既符合当前实际,
又长期可持续。足额安排“三保”支出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管控和库
款调度,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特别是发放到个人的保基本民生和
保工资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拨付资金,严格控制新增暂付性款
项。动态监测地方财政运行,强化风险预警,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及
时防范化解“三保”风险。
(五)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坚持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指导地方完善和落实一揽子
化债方案。做好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工作,区分轻重缓急,统
筹好置换债务优先序和各年度置换安排,加强再融资债券投向管理、
过程管理,严防政策执行走偏和道德风险。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