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P. 6

逃废债予以警示、震慑。


                      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审结知识产权案件 49.4 万件,同比增长 0.9%。

                 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并积极促推创新成果转化。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成立 6 年来审结技术类知识产权上诉案件近 2


                 万件,其中涉战略性新兴产业案件数量和占比逐年攀升,2024 年达 1233

                 件,占 32.3%。依法妥善审理涉人工智能纠纷案件,支持人工智能依法应


                 用;惩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侵权行为,促进规范有序发展。严格依法保护

                 创新。对恶意侵权情节严重的 460 起案件适用惩罚性赔偿,同比增长 44.2%。


                 依法审理“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秘密侵权案,适用惩罚性赔偿判赔 6.4

                 亿元,判令侵权方停止侵权,并明确迟延履行金计算标准促其自动履行。


                 探索关联案件信息披露机制,惩治以维权之名扰乱创新秩序。某公司就他

                 人在先使用字号和商标的主要识别部分,多次大量恶意抢注、囤积商标,


                 靠起诉他人侵权获利,湖南法院裁定驳回起诉并罚款 10 万元予以惩戒。

                      服务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对国有、


                 民营等各类所有制经济,做到合法权益依法平等保护、违法犯罪一律依法

                 惩治。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对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


                 法案件的审查,严防以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再审纠正涉产权冤错

                 案件 46 件 72 人,改判 13 人无罪。严惩对企业造谣抹黑、敲诈勒索等犯


                 罪。黄某伙同他人在网上发布涉企负面信息,以付费删帖等方式敲诈勒索

                 21 家企业 55.6 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出台司法解释,规范大企业


                 及时支付账款。某大型建筑企业凭借优势地位,与某小企业签订购销合同

                 时约定,收到第三方款项后再支付其账款,湖北法院依法认定无效,判令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