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3 - 《陈云文选》(第二卷)
P. 363

注   释                           349

              次会议上作了《一九五○年度全国财政收支概算草案》的说明。概算草案的
              基本精神,是保证战争胜利,逐步恢复生产 ;量出为入和量入为出兼顾,取之
              合理,用之得当。这个概算草案的实施,对于稳定物价、安定民生起了积极的
              作用。——第 35、54、64 页。

            54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十二年间,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通货恶性膨胀,物
              价飞涨,人民深受其苦。据统计,一九三七年六月至一九四九年五月,国民党
              统治区的纸币发行量增加了一千四百多亿倍,物价上涨了八万五千多亿
              倍。——第 35、78、85、88、101 页。

            55 政务院 即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一九四九年十月成立。一九五四年九月,根
              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
              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36、38、42、64、69、99、144、166 页。
            56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发行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的决定》。这次公债发行总额原定二万万分,年息五厘,分
              五年还清。第一期公债在一九五○年一月至三月间发行了一万万分。第二期
              公债因国家财经状况已基本好转,没有发行。这里所说的分,是人民胜利折
              实公债的单位。每分值以上海、天津、汉口、西安、广州、重庆六大城市的大米
              (天津为小米)六市斤、面粉一市斤半、白细布四市尺、煤炭十六市斤的平均
              批发价格的总和计算。——第 36、38、55、76、97 页。

            57 这里所说的概算,指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
              并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一九五○年度全国财政收支
              概算》。——第 40 页。
            58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分别发行币值不同的货币,加上物价不
              稳,所以预决算和供给标准,均以小米计算。一九四九年开始改用折实计算
              (参见本书注 23),但一般仍保留了用小米计算的习惯。一九五○年物价稳定
              以后,逐渐取消小米制,改用人民币计算。——第 40、46、53、89、113 页。
            59 马寅初(一八八二——一九八二),浙江嵊县人。当时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
              会副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浙江大学校长。——第 42 页。

            60 原大华民航公司事  指当时上海几个资本家准备投资创办该企业一事。因我
              国的航空事业均归国营,所以没有实现。——第 42 页。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