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4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P. 224

1002                毛泽东选集 抗日战争时期

               〔33〕见《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本书第 1 卷第 192 页)。
               〔34〕见《论政策》(本书第 2 卷第 764 页)。
               〔35〕见刘少奇《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
            版社 1981 年版,第 25 页)。
               〔36〕见刘少奇《关于过去白区工作给中央的信》。
               〔37〕 以上三段引文见刘少奇《肃清关门主义与冒险主义》(《刘少奇选集》上卷,
            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6、28、30 页)。
               〔38〕 …罗明(一九○一——一九八七),广东大埔人。一九三三年在担任中央
            革命根据地中共福建省委的代理书记时,曾经认为党在闽西上杭、永定等边缘地
            区的工作条件比较困难,党的政策应当不同于根据地的巩固地区,而受到党内“左”
            倾领导者的打击。当时这些领导者把他的意见错误地、夸大地说成是“悲观失望的”、
           “机会主义的、取消主义的逃跑退却路线”,并且开展了所谓“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
               〔39〕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毛泽东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
            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纪律,后来成为八路军新四军的纪律,以后又成为人民解放
            军的纪律。其具体内容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部队略有出入。一九四七年十月,中国
            人民解放军总部对其内容作了统一规定,并重新颁布。“三大纪律”是 :(一)一
            切行动听指挥 ;(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是 :
           (一)说话和气 ;(二)买卖公平 ;(三)借东西要还 ;(四)损坏东西要赔 ;(五)
            不打人骂人 ;(六)不损坏庄稼 ;(七)不调戏妇女 ;(八)不虐待俘虏。
               〔40〕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本书第 1 卷第 104 页)。
               〔41〕见本书第一卷《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
               〔42〕见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关于冲破五次“围剿”的总结》。
               〔43〕见《论持久战》(本书第 2 卷第 500 页)。
               〔44〕即古田会议决议。本书第一卷《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是这个决
            议的第一部分。
               〔45〕见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列宁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
            社 1984 年版,第 443 页);并见列宁《怎么办?》第一章第四节(《列宁全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3 页)。
               〔46〕见一九二八年四月十三日斯大林在联共(布)莫斯科组织的积极分子
            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关于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四月联席全会的工作》(《斯
            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2 页)。
               〔47〕见《学习和时局》(本卷第 938 页)。
               〔48〕布朗基主义是指以法国布朗基(一八○五——一八八一)为代表的一种…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