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3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P. 353
矛 盾 论 337
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
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如果我们经过研究
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
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
想 ;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
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这些,就是我们研究矛盾法
则的一些简单的结论。
注 释
〔1〕见列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 55 卷,人民出
版社 1990 年版,第 213 页)。
〔2〕参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
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基本的特
44
点或特征之一,甚至可说是它的最基本的特点或特征)。”并参见《黑格尔〈逻辑学〉
一书摘要》中关于“辩证法的要素”部分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面
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列宁全
集》第 55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05、192 页)
〔3〕德波林(一八八一——一九六三),苏联哲学家。一九二九年当选为苏联
科学院院士。三十年代初,苏联哲学界发动对德波林学派的批判,认为他们犯了
理论脱离实践、哲学脱离政治等唯心主义性质的错误。
〔4〕见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新的译文是 :“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
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
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列宁全集》第 55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06 页)
〔5〕见《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公元前一七九——前一○四)是孔子学
派在西汉的主要代表,他曾经对汉武帝说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的通用语,它的意义是“道路”或“道理”,可作“法则”或“规
律”解说。
〔6〕见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第十二节《辩证法。量和质》(《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6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