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4 -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P. 404
388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国统一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而奋斗。邓小平提出按照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构想。同时,随着一九九七年
的日益临近,英国方面不断试探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在
这种情况下,解决香港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九
八二年九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至一九八三年六月,双方主要就原则
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第二阶段从一九八三年七月至一九八四年九月,两
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二十二轮会谈。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四日,邓小平会见了撒切尔夫人。此前,中国总理
同她举行了会谈。中国领导人正式通知英方,中国政府决定在一九九七年
收回整个香港地区,同时阐明中国收回香港后将采取特殊政策,包括设立
香港特别行政区,由香港当地中国人管理,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
式不变,等等。撒切尔夫人则坚持三个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提出如果中国
同意英国一九九七年后继续管治香港,英国可以考虑中国提出的主权要
求。针对撒切尔夫人的言论,邓小平在同她会见时作了重要谈话。通过这次
谈话,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就解决香港问题进行商谈。此后的半年里,由
于英方在香港主权问题上立场不变,双方的磋商没有进展。一九八三年三
月撒切尔夫人写信给中国总理,作出了她准备在某个阶段向英国议会建议
使整个香港主权回归中国的保证。四月中国总理复信表示,中国政府同意
尽快举行正式谈判。
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二日至十三日中英两国政府代表团举行第一轮会
谈,由于英方仍然坚持一九九七年后英国继续管治香港,直至第四轮会谈
毫无进展。一九八三年九月邓小平会见访华的英国前首相希思时说,英国
想用主权来换治权是行不通的,劝告英方改变态度,以免出现到一九八四
年九月中国不得不单方面公布解决香港问题方针政策的局面。十月英国首
相来信提出,双方可在中国建议的基础上探讨香港的持久性安排。第五、六
轮会谈中,英方确认不再坚持英国管治,也不谋求任何形式的共管,并理解
中国的计划是建立在一九九七年后整个香港的主权和管治权应该归还中
国这一前提的基础上。至此,中英会谈的主要障碍开始排除。
从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第七轮会谈起,谈判纳入了以中国政府关于解决
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为基础进行讨论的轨道。根据中国政府的基本方
针政策,未来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直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除
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