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3 -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P. 363
349
注 释
1 大革命 指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
命运动。——第 2、87 页。
2 托派,这里指中国的托派。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小
部分投降主义者,采取了托洛茨基主义立场,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对于帝国
主义和封建势力已经取得了胜利,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结,中国
无产阶级只有待到将来再去举行社会主义革命,在当时就只能进行所谓以
“国民会议”为中心口号的合法运动,而取消革命运动。因此他们又被称为
“托陈取消派”。一九二九年十一月陈独秀等人被开除出党后,在托洛茨基
的直接撮合下,同其他托派分子相结合,在一九三一年五月建立了统一的
中国托派组织“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一九三五年改称“中国共产主义
同盟”)。陈独秀被推为书记处书记。不久,它的领导成员先后被国民党政府
逮捕,这个组织随即瓦解,但一些托派分子和托派小组织还在继续活动。抗
日战争时期,托派在宣传上也是主张抗日的,但是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把托派与汉奸相提并论,是由于当时在共产国际内流
行着托派与帝国主义国家间谍组织有关、中国托派与日本帝国主义间谍组
织有关的错误论断所造成的。——第 2 页。
3 三三制 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权政策。根据这一政
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
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第 8、70、89、
119 页。
4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北平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爱国
示威游行,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游行
的学生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镇压。次日,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