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P. 120

448                 毛泽东选集 抗日战争时期

            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内外矛盾,不但使得
            它不得不举行空前大规模的冒险战争,而且使得它临到最后
            崩溃的前夜。从社会行程说来,日本已不是兴旺的国家,战
            争不能达到日本统治阶级所期求的兴旺,而将达到它所期求

            的反面——日本帝国主义的死亡。这就是所谓日本战争的退
            步性。跟着这个退步性,加上日本又是一个带军事封建性的
            帝国主义这一特点,就产生了它的战争的特殊的野蛮性。这
            样就要最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

            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日本战争的退步性
            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还不止此,第三,
            日本战争虽是在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的基础之
            上进行的,但同时又是在其先天不足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日

            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这些力量之量的方
            面不足。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
            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统治者想从战争中解决这
            个困难问题,但同样,将达到其所期求的反面,这就是说,

            它为解决这个困难问题而发动战争,结果将因战争而增加困
            难,战争将连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最后,第四,日本虽
            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同时,却又不能不遇到一
            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这后一种力量将逐

            渐地增长,终究不但将把前者的援助力量抵消,并将施其压
            力于日本自身。这是失道寡助的规律,是从日本战争的本性
            产生出来的。总起来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
            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

            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这些就是日本方面的特点。…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