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5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P. 325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653

            半期至十一世纪初,中国已经使用火药制造火炮、火箭等武器,供战争之用。…
               〔7〕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公元前二○九年,即秦二世元年,
            陈胜、吴广往戍地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东南)率领同行戍卒九百人
            起义,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全国各地纷起响应。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在吴(今
            江苏省吴县)起兵,刘邦在沛(今江苏省沛县)起兵。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以后,
            项羽、刘邦两军成了当时反秦的主要力量。项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刘军攻占了
            关中和秦的都城咸阳。秦朝灭亡后,刘项双方相争数年,项羽败死,刘邦做了皇帝,
            建立了汉朝。
               〔8〕新市、平林、赤眉、铜马都是王莽时代农民起义军的名称。西汉末年,
            各地农民不断进行反抗活动和武装起义。公元八年,王莽代汉以后,实行“改制”,
            企图缓和农民的反抗。但是,由于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加之天灾频繁,各
            地农民的反抗斗争终于发展为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公元十七年,新市(今湖北省
            京山县东北)人王匡、王凤领导饥民起义,以绿林山为基地,称为“绿林军”。后
            绿林军一部在王匡、王凤率领下北入南阳,称“新市兵”。另一部由王常等率领进
            入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称“下江兵”。新市兵进入随县,平林(今湖北省随
            县东北)人陈牧等千余人起义响应,号称“平林兵”。公元十八年,山东琅琊人樊
            崇在莒县(今山东省莒县)领导农民起义。起义军用红色涂眉,号称“赤眉军”,
            主要活动于山东、江苏、河南、陕西等地,是当时最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同时,
            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还有大小数十支农民起义军,铜马是其中较大的一支,
            主要活动于河北、山东交界地区。
               〔9〕公元一八四年,即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张角等领导河北、河南、山东、
            安徽等地的农民数十万人同时举行起义。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志,因此被称为“黄
            巾军”。
               〔10〕公元七世纪初,即隋朝末年,农民纷纷起义。李密、窦建德是当时两
            支主要起义军的首领。李密领导的河南瓦岗军和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在推
            翻隋朝统治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11〕王仙芝、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公元八七四年(唐僖宗乾符
            元年),王仙芝在山东起义,次年黄巢聚众响应。参见本书第一卷《关于纠正党内
            的错误思想》注〔4〕。
               〔12〕宋江和方腊分别是公元十二世纪初即北宋末年北方和南方农民起义的
            有名首领。宋江率领的起义队伍,主要活动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一带 ;方
            腊率领的起义队伍,主要活动于浙江、安徽一带。
               〔13〕公元一三五一年,即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各地人民纷纷起义。一三五二
            年,安徽凤阳人朱元璋投入北方红巾军郭子兴部起义军。郭死,朱元璋成为该军…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