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2 -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P. 452
436 邓 小 平 文 选 第 二 卷
111 指“文化大革命”中对刘少奇的所谓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展开的斗争。参见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
(20)。——第 293 页。
112 陈独秀(一八七九——一九四二),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一九一五年九
月起主编《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一九一八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
评论》,提倡新文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五四运动后,接
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党成立后的最
初六年中是党的主要领导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犯了严重的右
倾投降主义错误。其后,对于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接受托派观点,在党内成
立小组织,进行反党活动,一九二九年十一月被开除出党。后公开进行托派
组织活动。一九三二年十月被国民党逮捕,一九三七年八月出狱。一九四二
年病故于四川江津。——第 293、330 页。
113 李立三(一八九九——一九六七),湖南醴陵人。一九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
党,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在担负中共中央领导工作期间,
于一九三○年六月至九月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后来他认识和改正了
错误。在中共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被选为中央委员。——
第 293 页。
114 罗章龙,一八九六年生,湖南浏阳人。一九二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选
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一九三一年一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组
织“中央非常委员会”,进行分裂党的活动,被开除党籍。——第 293 页。
115 张国焘(一八九七——一九七九),江西萍乡人。一九二一年参加中国共产
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曾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
委员。一九三一年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
央政府副主席等职。一九三五年六月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
区会师后任红军总政治委员。他反对中央关于红军北上的决定,进行分裂
党和红军的活动,另立中央。一九三六年六月被迫取消第二中央,随后与红
军第二、第四方面军一起北上,十二月到达陕北。一九三七年九月起,任陕
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代主席。一九三八年四月,他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
甘宁边区,经西安到武汉,投入国民党特务集团,成为中国革命的叛徒,随
即被开除出党。一九七九年死于加拿大。——第 293、33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