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5 -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indd
P. 645
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629
人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没有现成的答案,必须在实践中开辟
自己的道路。这是一条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一条在农村建立
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
条道路,是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开辟出来的。邓小平同志
坚定地走这条道路,在广西发动武装起义,创建红军和革命根
据地。他到中央革命根据地后,由于拥护毛泽东同志的正确
路线,被当时党内“左”倾领导者撤职,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
一次挫折。在长征途中,他参加了标志着党的历史伟大转折
的遵义会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和刘伯承 〔1〕 同志
一起统率部队,总是处在战略全局中的关键位置,处在同敌人
针锋相对斗争的最前线,坚决执行毛泽东同志的重大战略决
策,不畏艰险,勇挑重担。他先后任一二九师政治委员和中共
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书记,代理北方局书记,主持八路军总部
的工作,开辟和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党的第七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国内战争爆发后,他先后任
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野战
军政治委员,同刘伯承同志一起率领大军,以大无畏的英雄气
概,从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
开了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在战略决战阶
段,担任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总前委书记和中
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同这两个野战军的领导同志一起,领
导了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淮海战役,领导了渡江战役,解放
南京、上海及东南诸省,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然后又
率部进军大西南,参加领导了和平解放西藏,完成中国大陆的
解放。邓小平同志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