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1 - 《朱德选集》.indd
P. 421
注 释 409
地,并向广州进攻。十月至十一月,广东革命政府举行了第二次东征,消灭
了陈炯明在东江的全部势力。——第 82 页。
79 讨袁之役 指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战争,又
称“二次革命”。一九一三年三月,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
教仁。不久又向帝国主义大量借款,准备发动内战。六月,先后下令罢免
了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个省的都督,并出动军队南下。孙
中山、黄兴号召南方各省力量起来反对袁世凯。七月,江西、南京分别成立
讨袁军。接着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重庆等省市相继宣告独立。但
只经过两个月,讨袁战争即遭到失败。响应反袁的各省都自动取消独立,
孙中山等人被迫流亡国外。——第 85、383 页。
80 一九一五年,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袁世凯加紧复辟帝制活动,激起
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人在上海、山东、广东等
地策动武装起义。十二月十二日,袁世凯悍然称帝,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
国”。二十五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在云南通电起义,组织护国军,发
动讨伐袁世凯的护国之役。次年,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先后宣布独
立。三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同年六月袁死后护国之役结束。——第
85、190、383 页。
81 护法之役 指孙中山为反对北洋军阀、维护《临时约法》而发动的战争。一九
一七年七月,重掌北京政府大权的北洋军阀首领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
法》和召集国会。孙中山首先发出“护法”号召。他和在他影响下的海军从上
海到达广州后,联合当时反对段祺瑞的西南军阀,组织护法军政府。九月
孙中山被选为军政府大元帅,宣布出师北伐,开始了护法战争。次年五月,
因西南军阀与北洋军阀妥协,孙中山被迫离职。一九二○年,孙中山依靠
陈炯明的力量回到广东,仍然在护法旗帜下成立“非常政府”,次年任“非常
大总统”。不久,陈炯明又勾结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发动政变,孙中山被迫
再次离开广州,护法之役彻底失败。——第 85、383 页。
82 南昌起义 是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中国共产党为了反击以蒋介石、汪精卫
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在江西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起义部队在中共前敌委
员会书记周恩来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经过激烈战斗,占
领了南昌城。这次起义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新时期。起义部队撤离
南昌后南下广东。十月初在潮汕一带遇到优势敌军的围攻而失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