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0 - 《周恩来选集》(上卷)
P. 390

378               周恩来选集 上卷

                  经营管理。一九二七年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后,执行亲帝反苏的外交政
                  策,制造了一系列反苏事件。一九二九年七月十日,国民党政府单方撕毁
                  一九二四年的中苏协定,以武力手段夺占中东铁路,驱逐任职的苏方人员。
                  七月十七日,苏联宣布同国民党政府断绝外交关系。十月,蒋介石命令东
                  北军八万余人开赴绥芬河,发动对苏联的进攻。这一进攻因苏联军队的回
                  击而失败。——第 29 页。
               38 目前反蒋的军阀战争(或称张发奎事件),指一九二九年九月开始的国民
                  党军第四师师长张发奎与桂系军阀、广西省政府主席俞作柏联合反对蒋介
                  石的战争。这次战争又称两广战争或两广冲突。——第 30、31 页。
               39 改组派,是二十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初期的国民党派系之一。一九二七年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武汉汪精卫的国民党和南京蒋介石的国民党合
                  流。汪精卫、陈公博、顾孟余等不满蒋介石独揽权力,一九二八年底在上海
                  成立“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形成了国民党中的“改组派”。——第 30、
                  163 页。
               40 汪精卫、陈公博为首的国民党改组派的改良主义,主张发展“国家资本”,兴
                  办“合作事业”,实行工人“红利制”和农村“自治”,“以反对共产党和党内外
                  的军阀”。——第 30 页。
               41 冯,指冯玉祥 ;唐,指唐生智 ;朱,指朱培德。——第 30 页。
               42 阎,指阎锡山 ;张,指张学良。——第 31 页。
               43 奉张内部的新旧之争,指奉系军阀张作霖部属中土匪出身的以张景惠、张
                  作相为首的旧派与留日士官学校出身的杨宇霆、韩麟春为首的新派之间的
                  斗争。——第 31 页。
               44 杨,指当时东北兵工厂督办杨宇霆 ;常,指当时黑龙江省省长常荫槐。他们
                  是张作霖的重要部属。张作霖死后,张学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一
                  九二九年一月十一日枪杀了杨、常。——第 31 页。
               45 刘和鼎,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五十六师师长,驻浦口一带,一九二九年被蒋介
                  石调往福建“围剿”红军。——第 32、67 页。
               46 张贞,当时任国民党军暂编第一师师长。——第 32 页。
               47 二陈冲突,指一九二九年夏天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陈铭枢和国民党军第
                  八路军总指挥陈济棠为争夺广东的军政大权而发生的冲突。——第 32 页。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