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0 - 《周恩来选集》(上卷)
P. 410
398 周恩来选集 上卷
176 古应芬,一九二四年起历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广东省民
政 厅 长 等 职, 一 九 二 七 年 参 与 镇 压 广 州 起 义。 —— 第 121、165 页。
177 蒋先云(一九○二——一九二七),一九二一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二
年领导湖南水口山铅锌矿罢工。一九二四年入黄埔军官学校,毕业后留校
任秘书,是青年军人联合会主要负责人之一。一九二六年任国民革命军
总部秘书、补充第五团团长、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队总队长。一九二七
年任第十一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团长兼党代表,五月二十八日在河南临颍
战役中牺牲。——第 121 页。
178 李默庵,当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党代表办公室少校干
事。——第 121 页。
179 彭述之(一八九六——),一九二一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四年在
上海大学任教并任《新青年》、《向导》编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执
行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革命失败后,成为取消主义分子,采取了
托洛茨基的反动立场,在党内成立小组织,进行反党活动。一九二九年十
一月被开除出党,后成为托洛茨基分子。——第 123、159、216 页。
180 陈果夫(一八九二——一九五一),当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组织部代
部长。一九二七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与其弟陈立夫一起组织“中央
俱乐部”(即“CC”),控制国民党中央党部“调查统计局”的特务系统。——
第 123、151、155 页。
181 丁惟汾,当时任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党务部主任 ;王法勤,当时任国民党中央
政治会议北京分会委员。
“大同盟”,是丁惟汾在“五四运动”以后组织的。一九二四年国民党改
组后,“大同盟”一度成为国民党北方执行部领导的组织。孙中山逝世后,
“大同盟”逐步走上拥蒋反共的道路。——第 123 页。
182 李富春(一九○○——一九七五),一九二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
期 间, 任 国 民 革 命 军 第 二 军 党 代 表 兼 政 治 部 主 任。 —— 第 123 页。
183 朱克靖(一八九五——一九四七),一九二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
期间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政治部顾问、苏
浙行署主任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新四军联络部部长。一九四六年在
我党争取郝鹏举部起义后任该部政治委员。一九四七年郝叛变时被扣,同
年秋被国民党反动派在南京秘密杀害。——第 12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