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9 -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indd
P. 249
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的演讲 237
前程。
新科技革命,给各国人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
了严峻的挑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
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
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
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
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
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
可缺少的飞轮。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教育和科学都有
过辉煌的历史。以著名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
术、指南针为标志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极大地影响人类
文明发展的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文明的面貌。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政府一
直高度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正在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
指导思想。我们在规划现代化建设蓝图时,把科教兴国战略
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最近,我们又决定,
由中国科学院率先进行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试点工程,
就是要从下个世纪中国发展的战略需要和世界科学前沿的前
景出发,明确新的科技目标,调整现有的运行机制,力争取得
更多更大的科技创新成就,真正搞出中国的创新体系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