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P. 186
964 毛泽东选集 抗日战争时期
势的分析和党的具体政治任务的规定,而只是笼统地反
对所谓“右倾”和所谓“实际工作中的机会主义”;但是
在实际上,它是批准了那个代表着当时党内“左”倾思想,
即在当时及其以后十多年内还继续被人们认为起过“正
确的”“纲领作用”的陈绍禹同志的小册子——《两条路
线》即《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而这个小册子,
如前面所分析的,基本上乃是一个完全错误的“反右倾”
的“左”倾机会主义的总纲领。在这个纲领下面,六届四
中全会及其后的中央,一方面提拔了那些“左”的教条主
义和宗派主义的同志到中央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过分地
打击了犯立三路线错误的同志,错误地打击了以瞿秋白 〔6〕
同志为首的所谓犯“调和路线错误”的同志,并在六届四
中全会后接着就错误地打击了当时所谓“右派”中的绝
大多数同志。其实,当时的所谓“右派”,主要地是六届
四中全会宗派主义的“反右倾”斗争的产物。这些人中
间也有后来成为真正右派并堕落为反革命而被永远驱逐
出党的以罗章龙为首的极少数的分裂主义者,对于他们,
无疑地是应该坚决反对的 ;他们之成立并坚持第二党的
组织,是党的纪律所绝不容许的。至于林育南 〔7〕 、李求
实 〔8〕 、何孟雄 〔9〕 等二十几个党的重要干部,他们为党和
人民做过很多有益的工作,同群众有很好的联系,并且
接着不久就被敌人逮捕,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慷慨就义。
所谓犯“调和路线错误”的瞿秋白同志,是当时党内有威
信的领导者之一,他在被打击以后仍继续做了许多有益
的工作(主要是在文化方面),在一九三五年六月也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