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P. 98
876 毛泽东选集 抗日战争时期
们,实际上就是依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
只能依谁呢?只能依照无产阶级先锋队的面貌改造党,改造世
界。我们希望文艺界的同志们认识这一场大论战的严重性,积
极起来参加这个斗争,使每个同志都健全起来,使我们的整个
队伍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真正统一起来,巩固起来。
因为思想上有许多问题,我们有许多同志也就不大能真
正区别革命根据地和国民党统治区,并由此弄出许多错误。
同志们很多是从上海亭子间 〔11〕 来的;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
不但是经历了两种地区,而且是经历了两个历史时代。一个
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一个是
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到了革命根据地,
就是到了中国历史几千年来空前未有的人民大众当权的时代。
我们周围的人物,我们宣传的对象,完全不同了。过去的时代,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因此,我们必须和新的群众相结合,不能
有任何迟疑。如果同志们在新的群众中间,还是像我上次说的
“不熟,不懂,英雄无用武之地”,那末,不但下乡要发生困难,
不下乡,就在延安,也要发生困难的。有的同志想:我还是为“大
〔12〕
后方” 的读者写作吧,又熟悉,又有“全国意义”。这个想法,
是完全不正确的。“大后方”也是要变的,“大后方”的读者,
不需要从革命根据地的作家听那些早已听厌了的老故事,他
们希望革命根据地的作家告诉他们新的人物,新的世界。所
以愈是为革命根据地的群众而写的作品,才愈有全国意义。
法捷耶夫的《毁灭》 〔13〕 ,只写了一支很小的游击队,它并
没有想去投合旧世界读者的口味,但是却产生了全世界的影
响,至少在中国,像大家所知道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