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3 -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P. 313
实 践 论 297
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
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注 释
〔1〕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新的译文是 :“实践高于(理论的)
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列宁全
集》第 55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83 页)
〔2〕参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
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6—19 页)和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二章第六节
(《列宁全集》第 18 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44 页)。
〔3〕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 55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42 页)。
〔4〕里手,湖南方言,内行的意思。
〔5〕一九五一年三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在致李达的信中说 :“《实践论》中将太
平天国放在排外主义一起说不妥,出选集时拟加修改,此处暂仍照原。”
〔6〕五四运动是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发生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当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
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加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
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五月四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反对帝国主义的这
一无理决定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妥协。这次运动迅速地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响应,到
六月三日以后,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广
大群众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也是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以一九一五年《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创刊为起点的新文化运动,竖起“民
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五四
运动中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使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运
动,他们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
国共产党的成立。
〔7〕参见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要理解,就必须从经验开始理
解、研究,从经验上升到一般。”(《列宁全集》第 55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75 页)
〔8〕见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任务》(《列宁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443 页);并见列宁《怎么办?》第一章第四节(《列宁全集》第 6 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