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0 -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P. 370

356               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

              通。——第 36、84 页。
           39 指在蒋介石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期间八路军为制止国民党顽固派的军
             事进攻而实行的自卫反击作战。从一九三九年冬至一九四○年春,八路军
             连续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石友三、鹿钟麟、朱怀冰等部对冀南、太行等抗日
             根据地的进攻。——第 36 页。
           40 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三日,山西军阀阎锡山调集四个军又一个师、一个旅的
             兵力围攻驻守在晋西地区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二纵队及八路军晋西
             独立支队,惨杀隰县等六个县的抗日民主政府和牺盟会的干部及八路军伤
             病员数十人。十二月八日至二十六日,阎锡山所属孙楚部联合蒋介石的中
             央军向活动在晋东南的抗敌决死队第一、三纵队发动进攻,摧毁沁水、阳城
             等七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和人民团体,屠杀共产党员和群众五百余人,逮
             捕千余人,并策动决死三纵队部分反动军官叛乱。这些反共事件统称为十
             二月事变。——第 36 页。
           41 黎城会议 指一九四○年四月中共中央北方局在山西黎城召开的高级干部
             会议。——第 36 页。
           42 所谓“治安强化”,是日本侵略者在“治安肃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行政治、
             军事、经济、文化“总力战”的措施。自一九四一年春至一九四二年冬,日本
             侵略军在华北地区连续进行了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对抗日根据地加紧
             “扫荡”,在游击区建立伪军,加强控制,在其占领区内实行保甲制度,调查
             户口,扩组伪军,以镇压抗日力量。——第 37、56 页。
           43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其占领区,摧毁、缩小抗日根据地,大量
             修筑据点、碉堡、公路、沟墙等,将抗日根据地分割成若干小块,切断联系,
             严加封锁。这些公路、沟墙等纵横交错,形如网状,被称作格子网。——第
             37 页。
           44 这里的军分会 指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华北分会。——第 37 页。
           45 一九四二年四月二十九日,侵华日军第十二军集中独立混成第一、第七、第
             八旅团及伪军各一部,共一万二千余人,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
             荡”。冀南抗日根据地被严重分割,大部分变为游击区或敌占区。这里说的
             冀南根据地变质,即指此。——第 37、69 页。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