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4 -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
P. 374
360 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
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
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经过这个运动,全党进一步地掌握
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统一这样一个基
本方向。——第 86、151、345 页。
64 三次大的革命战争 指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一
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一九三七年开始的抗日
战争。——第 87 页。
65 陈独秀机会主义 指一九二七年上半年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
误。当时陈独秀放弃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
导权,尤其是放弃对于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主张一切联合,否认斗争,对国
民党右派反共反人民的阴谋活动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以至当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代表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向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中国
共产党和广大人民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
败。同年八月七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
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第 87、342 页。
66 李立三(一八九九——一九六七),湖南醴陵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
之一。一九三○年六月十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领导下通过了《新
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决议案,主张全国各地都要准备马
上起义,定出了组织全国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和集中全国红军进攻中心城市
的冒险计划,随后又将党、青年团、工会的各级领导机关,合并为准备武装
起义的各级行动委员会。这种“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立三路线。同年
九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纠正李立三的“左”倾错误。李立三本人在会上也承
认了错误,随即离开了中央的领导岗位。以后,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他改正
了错误,在中共第七、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被选为中央委员。——
第 87 页。
67 指一九三一年一月至一九三五年一月以教条主义者王明为代表的“左”倾
冒险主义错误。一九三一年一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等人在共产
国际及其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取得了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他们在政治
上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把反资产阶级和反帝反封建并
列;否认九一八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明显变化,把中间势力当成“最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