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indd
P. 176
64 江 泽 民 文 选 第 二 卷
纷争、进行侵略扩张的工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各伊斯兰教国家的独
立和民族主义思想的增长,这种思潮逐渐失去号召力。近些年来,我国新疆境内
外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鼓吹这种思潮,妄图破坏祖国
统一。
〔3〕“泛突厥主义”,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起源于沙皇俄国境内的鞑靼
知识阶层的一种思潮。主张将生活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突厥
语族各民族联合起来,复兴突厥民族。二十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统治者接过这
一主张,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民族沙文主义思潮,试图建立以奥斯曼土耳其为核心
的突厥大帝国。近些年来,我国新疆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同外国反华势力
相勾结,鼓吹这种思潮,妄图破坏祖国统一。
〔4〕“东突厥斯坦”,是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制造的一个名词。古代突厥民
族曾在六世纪时建立突厥汗国,疆域曾远达今蒙古国、中亚和中国北部等广大地
区,不久便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后被唐王朝所灭。六八二年,突厥复兴,建立后
突厥汗国。七四四年,回纥(今维吾尔族先民)灭后突厥汗国。突厥后裔逐渐西
迁并融入其他民族。中亚近代各民族逐步确立。中世纪的阿拉伯地理学著作,
曾将中亚突厥语族各民族生活的锡尔河以北及毗连的东部地区,泛称为“突厥斯
坦”(意为“突厥人的地域”)。十九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者用这一名词来表述中
亚地区及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并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称为“东突厥斯坦”(又称
“中国突厥斯坦”)。二十世纪初,新疆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宗教极端主义
分子,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宣扬所谓的“东突厥斯坦独立”,企图把新疆从中
国分裂出去。
〔5〕萨满教,是一种晚期原始宗教。因满 - 通古斯语族各部落称巫师为萨满
而得名,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主要流行于亚洲和
欧洲极北部。七世纪前在中国今新疆地区曾受到普遍信仰。
〔6〕祆教,是中国历史上对琐罗亚斯德教的称谓,又称火᧺教、火教、拜火
教、波斯教,是波斯古代宗教。约公元前六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创立。认为世界有
善与恶两种对立的本原在斗争,视火为光明和善的代表,以礼拜“圣火”为主要仪
式。公元前四世纪前后传入中国今新疆地区。
〔7〕景教,是中国历史上对最早传入的基督教聂斯脱利派的称谓。五世纪
聂斯脱利派与当时作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基督教正统派分裂后,日渐向东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