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3 -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indd
P. 363

让黄河为中华民族造福                       35

          需要,也都注意对黄河的治理。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家喻户
          晓。西汉时期的汉武帝,曾征发数万人,亲自指挥堵塞黄河决
          口。清朝康熙皇帝把与黄河有关的河务、漕运作为施政朝纲
          的头等大事,还钻研水利理论,亲赴黄河从事实地调查。林则
          徐 〔 0〕 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也是一名治水专家。虎门销烟后,
          他被流放伊犁。途中,黄河在开封决口,道光皇帝让他“戴罪”
          帮助堵复。他赶到开封,率众修筑大堤,在柳园口合龙。他写
          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 的名句。千百

          年来治理黄河的真正英雄,是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人民群
          众。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在漫长的历史
          时期内,两岸人民盼望黄河除害兴利的美好愿望难以实现。
            一九四六年,中国共产党在战火硝烟中就领导解放区人
          民开始治理黄河。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
          河始终极为重视,把它作为国家的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
          程。一九五二年,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第一次外出视察,就是
          看黄河,并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改革开
          放以来,党和国家把治理开发黄河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
          位置,即使在经济调整时期,对黄河治理投入也给予了应有的
          安排。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党的十
          五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系统提出了水利建设的方针和任务。一九九八年,党中
          央、国务院颁发《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

          见》,对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作出了全面部署,
          制定了具体政策,大幅度增加了投入。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