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1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P. 161

论 持 久 战                          489

            夜,这时当地孤立的日军经过苦战之后,已处于绝对的劣势,
            我军则造成了绝对的优势,结果敌败我胜,这是战役结局存
            在着绝对的优势和劣势之例。战争或战役也有以相对的优劣
            或平衡状态而结局的,那时,在战争则出现妥协,在战役则

            出现对峙。但一般是以绝对的优劣而分胜负居多数。所有这些,
            都是战争或战役的结局,而非战争或战役的开头。中日战争
            的最后结局,可以预断,日本将以绝对劣势而失败,中国将
            以绝对优势而获胜 ;但是在目前,则双方的优劣都不是绝对

            的而是相对的。日本因其具有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
            力这个有利因素,对于我们弱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
            占了优势,因而造成了它的主动权的基础。但是因为它的军
            力等等数量不多,又有其他许多不利因素,它的优势便为它

            自己的矛盾所减杀。及到中国,又碰到了中国的地大、人多、
            兵多和坚强的民族抗战,它的优势再为之减杀。于是在总的
            方面,它的地位就变成一种相对的优势,因而其主动权的发
            挥和维持就受了限制,也成了相对的东西。中国方面,虽然

            在力量的强度上是劣势,因此造成了战略上的某种被动姿态,
            但是在地理、人口和兵员的数量上,并且又在人民和军队的敌
            忾心和士气上,却处于优势,这种优势再加上其他的有利因素,
            便减杀了自己军力、经济力等的劣势的程度,使之变为战略

            上的相对的劣势。因而也减少了被动的程度,仅处于战略上
            的相对的被动地位。然而被动总是不利的,必须力求脱离它。
            军事上的办法,就是坚决地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和发动敌
            后的游击战争,在战役的运动战和游击战中取得许多局部的压

            倒敌人的优势和主动地位。通过这样许多战役的局部优势和…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