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政府工作报告
P. 6
设施体系,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稳定工业经济运行,推进制造业
技术改造升级,制造业投资增长 9.2%。新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
业集群,商业航天、北斗应用、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制定
修订环保、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数字经济核
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0%左右。
四是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经济布局。出台实施新型城镇
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
67%。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防灾减灾和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出台一批区域发展政策,实施一批区域重
大项目,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政策,区域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
五是积极发展社会事业,增进民生福祉。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
业的政策措施,强化对企业吸纳就业的支持,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
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高义务教育
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
贷款提额降息,惠及学生 3400 多万人次。巩固“双减”成果,持续
优化基础教育生态。推进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大基层慢性
病、常见病用药种类。扎实做好重点传染病防治。扩大职工医保个人
账户共济范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深
化养老服务改革,制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强化残疾人权益保
障。提高优抚补助标准。健全低保标准确定和调整机制,拓展救助对
象范围。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惠及 1100 多万人。完善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和
5